隨著漢服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自己穿漢服的照片。
最近就有一位女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穿漢服的寫真。姣好的面容加上一雙若隱若現的大長腿,很快她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注意。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網友討論的重點並不是她的美貌和傲人的身材,而是對她這種穿衣風格的批判。並且隨著這組照片的熱度上升,這位女生也遭到了「網暴」,被無數網友怒懟「打擦邊球」,紛紛指責她不該這麼穿漢服。
到底是這位女生穿衣風格太開放,還是這屆網友實在是太難帶?可可認為可以辨正的來看。
首先,作為一種傳統服飾,每個時期的漢服的確有不同穿法、形制。
這位女生所穿的漢服是明制漢服。一提到明制漢服很多同袍心裡都有一個概念—— 大氣端莊。
在明朝,受儒家文化傳統文化的影響,女子在穿著打扮上更加保守,除了頭部和手部之外,不會裸露過多的肌膚。因此,很多同袍都會在心中有個共識:穿明制漢服應當展現其端莊之美。
然而這名女子穿的這一套明制漢服卻沒有辦法讓人感覺到端莊之美。上身的長衫符合明制,能讓人感受到端莊和華美,但視覺上「失蹤」的下裙,卻硬生生的讓人覺得「突兀」,感覺上裝和下裝並沒有辦法成套。
不僅如此,這位女子所穿的裙子本身的設計上長度就是及腳踝的。
有過穿漢服拍攝寫真的同袍們都知道,正常在拍攝寫真是不會刻意將及腳踝的長裙撩起的,因為作為整體搭配的一部分,裙裝同樣有其獨特之美。成套的漢服也更能把人帶入圖畫中,也更能帶入想表達的意境之中。
但這位女子在拍攝寫真時 強行把裙子撩到大腿根部。雖然是為了展現美腿,但這種方式破壞了漢服本身之美,也破壞了整幅畫面的和諧,同時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也因此就有不少網友認為這名女子的寫真充滿了「暗示」意味,是對漢服的褻瀆。
更何況,如果想要展示身材,可以選擇其他的漢服,並不是所有的漢服都把全身包裹的嚴嚴實實的。
唐制漢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論是早中唐時期的「坦領」元素,還是晚唐時期流行的「半露胸」的漢服,都是比較開放的風格,這些漢服都可以很好的展現女性之美,也不會讓人產生奇怪的聯想。
如果說這名網友有「錯」,那麼就在于她選擇錯了漢服的風格。讓原本擁有端莊之美的明制漢服失去了它的端莊之美,同時也打上了「擦邊」之嫌。她被一部分網友網暴,確實是有些「咎由自取」。
但這並不意味著穿漢服就一定要遵守某些規則,也不意味著穿漢服就失去了「穿衣自由」。
雖然有一部分穿漢服的人喜觀考究「形制」,但對于大部分普通的漢服愛好者來說,漢服也是一件普通的衣服,我們可以把它和日常服裝結合起來,很少受到某些規則影響。
「穿衣自由」在穿漢服時也同樣適用,甚至漢服是「穿衣自由」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曾經漢服作為一種小眾文化有不少的人把它等同于戲服、韓服、和服。覺得把漢服穿出門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穿漢服出街時,總是匆匆忙忙的找尋可以拍照的地方,儘量選人少的地方去,不願意引起騷動。
但自從「穿衣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之後,「穿衣自由」就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件實實在在在發生的事。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大街上行走的人,穿著各式各樣,風格迥異的衣服,其中也包括漢服。
很多同袍在這個時代都可以驕傲的把自己的漢服穿出門,不會有人對他們投以奇怪的目光,他們也可以盡情的享受穿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
同時,得益于「穿衣自由」的理念,同袍們也可以很自然的把漢服和其他衣服相結合。例如「漢服+洛麗塔」混搭,「漢服+JK」混搭等等。在服裝中加入「漢元素」也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的風格。
也正是因此,喜歡穿漢服的人更能理解「穿衣自由」,大部分同袍也不會拿「規則」來規定漢服必須要怎麼穿才是對的,只要無傷大雅自己喜歡就可以。
總而言之,對于這名女生發佈的圖片引發的討論只是網友針對她個人的穿衣方式而產生的不解,並不是一種漢服圈的「規定」。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要尊重漢服、正常的進行元素搭配就不會引人指摘,相反的,可能還會受到同袍的誇獎,畢竟推陳出新沒有人會不喜歡。所以我們也不必太過緊張,把個別現象 當作 集體現象,不讓自己變成「異類」,大多網友都是很和善的。